媒体报道
 2012/01/05 科教兴市工作简报-在创新中崛起的“上海新中”

在创新中崛起的“上海新中”


  上海新中冶金设备厂的前身为精艺机修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仅是地处静安区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弄堂小厂。九十年代以来,该厂抓住国内钢铁行业不断壮大的机遇,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加强自主创新的设计与研发,逐步实现连铸切割设备的国产化,使“新中火切”成为国内连铸业的知名品牌,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正向国际市场进军。

一、抓机遇适应市场,推动着新中厂崛起发展

当年,新中厂主要生产钢铁连铸生产线上一些配套的割枪、割嘴、减压阀等小零部件。企业领导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坚持小产品的技术改良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努力,该厂生产的割枪、割嘴和能源介质设备性能稳定,种类齐全。如K30割嘴,整体用数控机床加工,割嘴中心孔采用不锈钢材质,不仅提高了铸坯的切割质量,还延长割嘴的使用寿命为原来的3倍,由此赢得了用户的赞许,也逐步扩大了新中厂产品的市场份额。

九十年代初,新中厂在兼并三家小企业且扭亏为盈的基础上,抓住国内钢铁行业不断壮大、对配套冶金设备需求快速增长的契机,以引进、消化和移植进口的火焰切割机为起点,联合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针对进口切割机机架刚性不足、运行不稳、割缝较宽等问题,大胆改进设计,成功制造出国内首批连铸板坯火焰切割机,其性能达到并优于国外产品,安装运作与太原第二钢厂,填补了国内机电一体化切割机的空白,改变了国内切割设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当时,该厂请冶金部等领导、专家前来参加现场会,进行模拟演示,取得良好效果,各类订单纷至沓来。1997年,连铸板坯自动火焰切割机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项目。成功又一次促发着新中厂的创新激情。1994年新中厂开始向方坯连铸机进军。在与杭钢集团成功签约后,充分发挥该厂的诚信与集成力量,请社会多方参与设计与制造。1995年10月新中厂在杭钢协办全国连铸会议,指导、安装、调试了第一套R6四机四流的方坯连铸整机设备,赢得了来自全国钢铁行业专家代表的赞同。

十多年来,新中厂通过不断创新与系列发展,形成了独具新中特点,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连铸成套技术,涵盖了方坯火焰切割机和板坯火焰切割机两大系列几十个品种。1999年9月和2003年12月相继通过了ISO9001(1994版)与ISO9001(2000版)的质量体系认证,是目前国内冶金设备制造行业中唯一为设计、制造连铸板坯火焰切割机而且申请并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新中厂也成为国内冶金设备制造行业中专业从事冶金设备设计、制造的著名科技进步型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二、抓人才培训引进,促进着新中厂持续创新

  一个弄堂小厂的发展,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更需要以人才为依托。多年来,新中厂在探索创新之路的进程中始终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建厂之初,面对无一图纸,无一技术员的局限,该厂坚持聘请“星期天工程师”来进行产品的测绘、设计与创新。在市场站稳脚跟后,新中厂于1990年起开始向设备招聘技术人员,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培训设计人员。同时,对被兼并三家企业的数百名职工,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结对子”等措施进行专业培训,使老员工掌握新技能,较快地适应新工种需要,并使得新中厂十多年来无一员工下岗。

  坚持以人为本,不惟学历,不惟职称,新中厂注重塑造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千方百计为科技人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形成了“基础培训、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造提高”的培养发展通道,为新中厂的创业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厂打破壁垒不拘一格,以价值为取向,大力挖掘人的潜质和创造性。企业经营模式也在创新中逐渐由生产型转变为目前的知识性、科技型,作为一个典型的“哑铃型”企业,充分利用着各种社会资源来完成系统集成。目前,在新中厂的120多名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搞科技工艺,研发设计人员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既有行业权威,也有各大设计院的专家,以及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结构。2004年,该厂还设立了“新中革新奖”与“新中创新奖”,形成了一种更好的文化氛围与创新环境。

  十多年来,正式依靠这支队伍,新中厂从小零部件的模仿创新、到火焰切割机的全部国产化以及开发方坯连铸机整体设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宝钢、上钢、承钢、邢钢、唐钢、太钢等国内重要钢铁用户的信任,年销售额以5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1年1月,新中厂跻身于2000年度上海工业“优秀企业”行列之中,这也促使这该厂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寻求更大的发展。为此,新中厂全面进军连铸领域,研发设计出国内独有的全水冷型连铸机。其中,全水冷连续矫直拉矫技术、全水冷免调整运输辊道技术、全水冷自动火切机技术以及水冷型冷床技术的全面采用,改变了连铸机的工作状态、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实现了连铸机的连续、安全、稳定生产和高质量产出。目前,新中连铸已成为国内连铸领域的后起之秀,太钢、杭钢、湘钢、昆钢、重钢、济钢等国内较知名的大中型钢厂都采用了新中连铸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底,新中厂又为板坯连铸火焰切割机选配了远红外电视摄像定尺系统,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使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方坯连铸机已进入越南、印尼等国,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05年企业销售总额超过1.3亿,人均100多万。

三、抓理念追求创新,激励着新中厂挑战竞争

  新中厂从一个只有生产连铸小零部件的小厂,成长为国内连铸切割设备的龙头,其依靠的是以无畏的创新勇气走出了一条符合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小而专、专而强”的特色创新道路。在发展方向上,新中立足企业基础,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面对着国内钢铁大行业、大企业、大设备、有着用于在巨人肩膀上做专做强连铸设备生产线上关键产品的胆量和气魄,瞄准并抓住火焰切割机这一市场,进行深度开发,使企业保持发展优势。在创新战略上,新中以产业小巨人为奋斗目标,坚持再创新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求合适的创新路径。一是抓住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契机,迅速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主导产品性能达到并超过国外同类产品,为扩大市场份额铺平了道路;二是敢于挑战并顶住了国外冶金设备大公司的压力,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出符合中国钢铁产业的连铸专用设备,挤掉国外大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三是适应市场需求,把技术上得创新延伸到了管理上的创新,带动了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作为“哑铃型”科技企业,将重心放在设计、市场开发和指导、调试服务这两头,中间制造环节除了新中专有技术的关键控制元件外,充分利用上海及周边地区制造加工业的优势,建立了许多长期的合作伙伴,由此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市场生命力的连铸专业设备企业。

  新中厂的发展,其关键还在于管理者的创新进取精神以及敢于挑战市场的战略眼光。自建厂其一直担任厂长的邵行茂认为:“新中19年来小跑步,不停步,稳扎稳打,企业上上下下都尝到了创新的甜头”,邵行茂坚信,“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科技为依托,以管理为保证”,走创新的道路,路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最近,新中厂在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搬迁罗泾工程轧钢工程板坯火焰切割机项目的国际招标中竞标成功,再一次击败了德国GEGA公司。目前,新中厂又瞄准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成立数控研发中心研发数控火焰切割机,以及去毛刺机,打号机等目前基本依赖进口的设备开展系列研发。